
姓名:张晓燕
性别:女
职称:博士后
电话:18191037689
办公室:机电楼S627
Email:zhangxyan@szu.edu.cn
教育经历:2003年-2016年,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
研究方向:人机工效,飞行员认知特性,操纵特性,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及其他舱室人机工效设计
个人简介: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三项,其他科研院所合作科研项目九项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十二篇,专著两本,授权专利三项,软件著作权三项。
科研经历
国家级科研项目
1.驾驶舱人机工效一体化中飞行员仿真理论与模型研究(2010CB734101) (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项目) 2010.1~2014.12 负责飞行员认知、操纵、失误特性的仿真理论及模型研究,建立飞行员认知操纵模型。
2.飞行员姿态库 (工信部民机十二五专项) 2011.1~2015.12 负责飞行员操纵舒适性分析与评价,建立飞行员静态和动态姿态库。
3.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与评估软件 (工信部民机十二五专项) 2011.1~2015.12 负责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与评估软件的概要设计,功能设计,详细设计。
科研院所合作横向项目
1.任务舱人机工效设计方法体系研究及人机工效评估与优化2015.1~2015.6
负责制定任务舱人机工效设计准则、设计方法体系与评估指标;提出优化的任务舱设计方案。
2.实验舱II工效学任务仿真及体系研究2013.1~2015.3
负责制定航天舱工效学任务仿真方案,任务舱设计方法体系;提出优化的航天舱设计方案。
3.应急撤离虚拟现实环境2012.1~2014.12
负责建立某型飞机应急撤离数学模型以及软件的概要设计、功能设计和详细设计。
4. MA700飞机人机工效设计准则及初步方案评估2011.5~2013.3
负责制定MA700飞机驾驶舱、客舱和货舱的设计准则;建立不同舱室评估用的人体模型,并进行人机工效评估,建立优化模型。
5. ×××驾驶舱布置快速设计与分析软件系统开发2010.3~2010.9
负责建立某型驾驶舱的设计准则与设计方法体系;负责软件的概要设计、功能设计和详细设计。
6.大型客机驾驶舱微环境内流场数值模拟2010.1~2010.10
负责建立大型客机内流场的设计指标、评估指标;制定内流场数值模拟方案,进行驾驶舱热舒适性分析与评价,给出优化的内流场设计方案。
7.大型客机驾驶舱人机工效人体数据库研究2008.7~2009.7
负责建立大型客机1%,3%,5%,50%,95%,97%,99%的飞行员人体数据库。
8. ×××座舱和任务舱人机工效设计与评估技术2009.4~2010.7
负责建立某型座舱和任务舱的设计准则与方法体系,建立座舱和任务舱的人体模型,对其进行人机工效评估。
9.某型战机驾驶舱人机工效仿真与评估2007.6~2008.9
负责制定某型驾驶舱人机工效仿真方案,对其进行人机工效仿真与评估,给出优化设计方案。
科研成果
专著专利情况
[1] 薛红军,张晓燕. 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与评估[M]. 西安: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,2014.
[2] 薛红军,张晓燕. 飞机及其环境建模与仿真[M]. 北京:中航工业出版社,2015.
[3] 薛红军,张晓燕, 侯云腾.一种测量飞机平尾随动口盖的扭力杆耐久性的试验装置[P].中国: CN201410072917.2, 2014年5月28日.
[4] 薛红军,张晓燕, 赵凯文.一种检测飞机通风窗密封性及测量手柄开启力的试验装置[P]. 中国:CN103900764A(已公开,公开日期:2014年7月2日).
[5] 薛红军,张晓燕,赵凯文.飞机通风窗密封性检测及手柄开启力测量装置[P]. 中国: ZL201420173577.8, 2014年10月8日.
[6] 薛红军, 王浩,张晓燕.Pilot Performance Simulation System. 软件著作权,登记号: 2014SR139692, 2014年4月10日.
[7] 薛红军,张晓燕,张文鑫. 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与评估软件V1.0. 软件著作权,登记号:2015SR170021, 2015年04月17日.
[8] 薛红军,张晓燕,张文鑫. 飞机应急撤离3D虚拟仿真软件1.0. 软件著作权,登记号:2015SR171838, 2015年05月20日.
发表论文情况
[1]Zhang Xiaoyan, Xue Hongjun, Chen Yingchun, Zhou Lin, Lu Gaohong. Predictive Probability Model of Pilot Error Based on CREAM[C], HCI International 2014, 2014: 296-304. EI:20142917952266.
[2]Zhang XiaoYan, Xue Hongjun. Pilot error and error recovery[C], MMESE 2013, October 21, 2013: 59-66. EI:20141917706184.
[3]Zhang Xiaoyan, Xue Hongjun. pilot performance models [C]. DHM 2013, 2013:134-140. EI:20132916504852.
[4]张晓燕,薛红军,张玉刚. 触点运动与交互界面按钮设计研究[J].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,2011, 47(36): 83~85.
[5]张晓燕,薛红军,张玉刚. 基于NASA量表法的飞行员失误成因分析[C]. MMESE2010, 2010: 100-102.ISI:000280141600024.
[6]张晓燕,薛红军. 驾驶舱中飞行员信息处理时间预测模型[J]. 系统仿真学报,2014, 26(7):1607-1611.
[7]张晓燕, 薛红军, 苏润娥. 视野位置及颜色对目标识别影响的研究, PACIIA2010,2010: 251-253.
[8]Zhang, Xiaoyan, Xue Hongjun, Zhou Lin, Zhao Junwei. Research of IOR in Target Identify of Different Visual Regions[C]. ACC 2011, ,2011, 3: 379-383. ISI:000307435500062.
[9]Zhang, Xiaoyan, Xue Hongjun, Zhou Lin, Zhao Junwei. Target-pointing movement performance for HCI design [C]. ICEICE2012, 2012, 2: 1641-1643.
[10] Xue Hongjun,Zhang Xiaoyan. Comfort evaluation of cockpit based on dynamic pilot posture [C].HCI International 2013. 2013: 347-351.EI:20142417801360.
[11] Xue Hongjun,Zhang Xiaoyan.Simulation for Pilot’s Capability of Target-pointing Operation, Co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[C]. HCII2013, Vols. 374, 2013: 347-351, EI: 20134416921579.
[12] Hongjun XUE,Xiaoyan Zhang.Study of Pilot Performance Modeling[C]. Proceeding of the 12th Conference on Man-Machine-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,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, USA, 2012: 31-34.
[13] 薛红军、张晓燕、张玉刚. 多点失效时结构寿命可靠度的计算方法[J].机械强度,2011, 33(3): 363-367.
[14] 薛红军,张晓燕,张玉刚. 民用飞机应急撤离研究进展[C]. PACIIA2010, 2010(VII) 12., 294~298.
[15] 薛红军,马占元,张晓燕,铁彦清. 驾驶舱人体热舒适性建模及环境评估[J].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, 2014, 50(8):265-270.
[16] 薛红军,李磊,张晓燕. 间隙对飞机操纵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[J]. 机械强度, 2014,36(1):007-010.
[17] Hongjun Xue, Huogen Wu,Xiaoyan Zhang. Analysis of Friction Effect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Feel System[J].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. 401-403 (2013):460-464, EI: 20134516959652.
[18] Hongjun Xue, Yanqing Tie,Xiaoyan Zhang, Junfeng Pang. A rapid layout model of manipulation devices in cockpit[C]. 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,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, ICMIC 2012:410-414, EI: 20124015531538.
[19] 薛红军,巫火根,张晓燕,张峰. 驾驶员最优模型的应用研究[J].飞行力学,2014, 36(4): 294-302.